一秒记住【882小说网】 882xiaoshuo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“最好不是。”
听着宁抉自言自语的呢喃,萧清然禁不住笑出声来,这个男人,他到底是不是淹死在醋缸子里了,就这点小事儿还要值得板着个脸吗?
她笑着伸手去扒拉了一下宁抉的嘴角,看着它勉强上扬,这才咯咯咯地笑了起来:“夫君,我招了几个绣娘,她们都是绣得一手的好苏绣!只是近日来接了两三个单子了,如今也没有别的生意,就是想如若开了个绣房,努力一阵子再扩大成秀坊,那自然是门庭若市。”
萧清然也只是简单地讲了讲,她也不知道这个玩意儿到底能赚多少钱,毕竟她的庄子铺子也不少了,唯独还有一些产业并没有涉及到。
如今这秀坊就是其中之一,不过还都从绣房开着走。
但宁抉似乎在仔细地回味了一番她的话之后,直直地道:“直接开秀坊就行了,何必再去开个绣房折腾一阵子?”
那不是她没有人力资源没有背景吗!萧清然心中有些气气,不过这话从宁抉口中说出来就和家常便饭一样的轻松简单,说不定他真的有什么主意。
“那王爷的意思是……”
萧清然立马地变得狗腿了起来,伸手又是给宁抉捏捏肩,又是给他按一按胳膊的。
“本王觉得你可以开一间秀坊。”
宁抉简短地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,没想到萧清然高兴得直接窜到了宁抉的背上,紧紧地用胳膊环着他的脖子。
“我就知道夫君最好了!那这秀坊……开在何处啊?”
萧清然也是一时兴起,并没有思量好这秀坊到底要开在什么地方,也没有握在手里没有用的地皮。
思前想后的,宁抉才道:“本王倒是有一块地,面积也大,只是在城外,也并没有修建起来。”
等于说,还只是一块光秃秃的荒地,啥也没有。
不过也不是不行!
萧清然想了半天,这才打定主意:“那就要劳烦夫君,派些人手给我,把那块地早些打整出来才是!”
有了地,庄子盖起来还是问题吗?早日把秀坊建成以后,她就可以多招一些绣娘,若是经验不足的,可以让先来的杨大姐他们几个去教,总有一日都会学会的。
宁抉也不知道说什么了,只要萧清然想去做,他就支持。
“好,本王明日就派给你。”宁抉已经渐渐地想好了要派哪些护卫去给她帮忙了,遂后又打趣道:“若是日后然儿的秀坊日益壮大,可别忘了本王啊,本王如今囊中羞涩,全靠然儿养着了!”
一边说,一边稳稳地把萧清然背在背上,朝着屋子里头走去。
“嗯,这个提议准了!”萧清然学着宁抉在军营里头的样子说话,故作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,倒是让人好笑的紧。
说动工就动工,宁抉派来的护卫行动力都十分的强,那块地的地契也都交到了萧清然的手上,说是城外,但那个地方人来人往的正好是在官道上,若是要买些什么,倒也是方便得很。
萧清然去踩点了回来,这才觉得位置果然是好位置,差不多杨大姐几人也把要做的衣裳三件都收工了,上面那些精雕细凿的花样儿,都是照着她的图纸来的,分毫不差。
甚至有些地方更为精细,让萧清然看了都是欢喜不已,这样的衣裳,颜夫人庄夫人一定会很喜欢。
但是她若是要给秀坊招人,该如何去招?
带着这个问题,萧清然把几件衣裳全部都叠得好好的,分别装进三个不同的木头盒子里,盒子是她去找木匠打磨的,外表光滑还有些许镂空的纹路,里头也都干干净净,把衣裳放进去还有淡淡的檀香味。
不管怎么说,都是一等一的好。
“这包装还不错,若是天衣阁的包装也再改改的话……指不定也会吸引一批顾客。”
桃红有些惊异:“王妃,这天衣阁的包装才改了不到一年,又要上新的包装吗?”
不得不说,天衣阁的包装的确是一个亮点,很多人都喜欢把天衣阁装衣服的布袋子给拿回家收藏,偶尔出来买菜的时候也可以提一提。
那也是萧清然设计的,只是离这一款出来,差不多快一年了。
“嗯?勤换包装,才会让人觉得耳目一新,就算不是为着衣服过来,也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勾起来她们的购买欲啊。”萧清然缓缓地解释道。
反正桃红也不是头一次听萧清然说这些稀奇古怪的话了,倒是见怪不怪:“那此次,王妃想要设计什么样的包装?奴婢定跑得飞快,去找人做出来的!”
萧清然看着桃红,就是一副‘孺子可教也’的神情:“我还没想好,只是觉得天衣阁里的会员们,要用不一样的别致包装,这样才可以体现出开这个会员除了打折,还有别的好处!”
“王妃说得对!”
桃红不是很能理解,但必然是萧清然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“算了,先去把颜夫人和庄夫人的衣裳送了,再把那些粮食全都搬到马车上,去庄夫人府上的时候刚好赶上施粥济粮的。”
“好嘞!”桃红跑得飞快。
待会儿回来,还要赶着送王爷去军营,虽然只是目送,但她知道萧清然心里头着急。
这才回来两三日,军营那边有事,又要赶着回去,不过宁抉也答应了,等萧清然回来了再出发。
与颜夫人倒是没有寒暄几句,但颜夫人看着那衣裳高兴,多给萧清然追加了些银子。
萧清然倒是乐意的,这白掉的银子,不要是傻子。
到了庄夫人那头,她倒是没有多看衣裳,不过从眼神中也不难看出,她是很喜欢的,时不时地要瞅两眼。
“王妃娘娘,可来得正好!臣妇命厨房把粥全部都煮好了,今日还特意的用小的袋子包了许多的米粮,应当是够发一百五十人。”
一百五十,是他们上次定的人数。
“多亏了庄夫人还惦记着这事儿,只是,这个施粥济粮的人数,我想再调一调。”她上次在岑王府门口答应的,可不是闹着玩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