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204章 一马平川

一秒记住【882小说网】 882xiaoshuo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 “如今国泰民安,陛下居功甚伟。”徐皇后道。
    “却是百废待兴,心有余而力不足!”朱棣道。
    “陛下过心急了。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”徐皇后继续道,“早几日,菁儿写过一封信来。她如今在福州,如今她正筹措第二次下西洋的物资……”
    “啊……这一次尚未结束,就来第二次?”朱棣打断了徐皇后的话。在他看来,第一次下西洋方才出海大半年,尚未结算,如何能进行下一次。
    “这你便不知道了吧,”徐皇后被朱棣打断了话,却丝毫不在意地道,“菁儿已初步得出结论,这下西洋是绝对稳攒不赔之事,如今海路已被那伙‘黑狼’海盗扫清,再加上郑和百余艘舰队、数万人的武力威慑,谁还胆敢来捋虎须?海路畅行无阻,那些商人便蠢蠢欲动。”
    “这个倒是。海路通畅了,那我们大明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出,那他国的金银便不断运进来,迁都、打安南,便有银子了……”如今朱棣满眼都是金子。
    “正是。如今暂且不说郑和下西洋,就是那伙‘黑狼’海盗‘黑吃黑’所劫掠的东西,在那福建布政使王卜鸣的操作下,便卖了数百万两银子!”徐皇后道。
    “那么多?”朱棣道。
    “这是菁儿告诉我的。所以菁儿让我转告你,如今她正打算筹措第二次下西洋的事宜,”徐皇后道,“并且,之前不是有来自吕宋岛的数名修士来访福建吗……”
    “这个俺倒是清楚,他们来访,费用全算入俺们皇家。”朱棣道。
    “那个布政使王卜鸣与他们接洽之后,那些修士欲在大明传教,被王卜鸣否决。那些修士又提出与大明保持常年交易。”徐皇后道。
    “这个倒无妨。但那吕宋岛有啥好东西?上次菁儿提到,他们有种食物叫番薯,很易种植,可食用,如发生大饥荒,倒是好东西。就是之前说,那吕宋岛对此物封锁。”朱棣道。
    “那锦衣卫早就有人将此物偷运至福建了。如今菁儿正在培植。”徐皇后嗔怪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。
    朱棣大手不好意思地搔了搔脑袋道:“俺没留意奏章,好在夫人提醒。”
    “按布政使王卜鸣所述,那吕宋岛的宝贝,正适合你那欲迁都的念头。”徐皇后道。
    “啊,有这等事?”朱棣大喜过望。
    “建造皇宫,最需要什么?”
    “自然是木头。”
    “吕宋岛有大量、上好檀木,最适合建造宫殿,用些三等品的丝绸、瓷器便可交易,你可愿意?”
    “啊……有这等好事?”朱棣心中一片狂喜。
    “只要陛下所想,自会有人操办,只要陛下心系大明。愿天佑吾主,天佑大明……”徐皇后一脸的虔诚,如同圣母一般端庄秀丽。
    如今的朱棣便如想睡觉有人送来枕头,肚子饿恰好有人送来饭菜,但这朱棣忽然想到一个问题,便拿着大手掻着脑袋道:“你怎会知晓这么多事情,咋俺却不知晓?”
    “菁儿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,有些话自然是不能与你说的,并且菁儿不想你太过操劳,不然你以为她一个弱女子,如何坐镇福建,帮你照看他郑叔叔下西洋一事?并且还帮你操劳那填肚子的番薯及试种一事?”徐皇后道。
    “还是闺女体谅她老爹!”朱棣笑道。朱家子弟,传自朱元璋,对自己朱姓子弟总是信任有加,虽说有些狭隘,但却符合人性。
    “但就怕她老爹不体谅她。”徐皇后笑道。
    “怎么不体谅?”朱棣的心情大好。
    “假若她想嫁的男人,已经有了夫人,且已有了孩子咋办?”徐皇后问道。
    “俺老朱家的闺女,当然要做原配,这点不容置疑,”朱棣大手一挥道,“不然如何配得上俺老朱家的闺女!”
    “所以才难办,”徐皇后苦着脸道,“据福州传来的消息,菁儿却是有心仪的男子,且那男子却正是你赐名的那位闺女他爹!”
    “啊,是他啊……”朱棣傻了眼。
    如今正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南多邦城将军府内、吃过午饭的王九,身着粗布的小厮衣裳,毫无形象地摊在躺椅之上,正在闭目养神。突然,他毫无征兆地连打了数个喷嚏,嘴里嘀咕道:“不知哪位正在咒我……”
    他却不知,如今的大明帝国之主与夫人正在头疼他之事……
    将军府内丫鬟、下人连同护卫等共计二百余人,这伙房的事务着实不少。每日清晨太阳尚未升起之时,王九便要拉着推车去采购,采购回来的之后便要为全府上下准备午、晚餐。当然,将军简定及亲信所用,不需要王九准备,但其余人等,均需王九负责。
验证码: 提交关闭1
猜你喜欢: 斗破:重生凤清儿之征服萧炎 看见弹幕后,男二他又争又抢 你越信我越真 1984:国宴,你就煮颗白菜? 谋士骗术 撕碎平妻书:自立女户打脸记 恶女快穿:每天都在修罗场撩疯了 渣男处处护青梅,重生改嫁他急了 请摧毁主时间线 焚天炼气诀 仙道方程式 综影视:女配有了金手指 摇曳野玫瑰!疯批太子爷求她宠 重回85:假少爷打猎养活全家 被疑生野种?娘娘靠发癫整治后宫 凡人修仙:开局看守草药场 天焱皇朝苏铭渊 穿越兽世:我带系统建帝国 斗罗之我在唐门混日子